农达生化新闻中心
news center据中央气象台消息,4月28日至5月1日,北方大部地区气温将继续回升,其中华北、黄淮气温大幅上升,升温幅度将达到6~10℃,局地可达12℃以上;预计30日至5月2日,华北中南部、黄淮中西部高气温可达32~34℃,局地可达35~37℃。上述大部地区午后有4~6级阵风,其中,内蒙古、东北等地的部分地区可达7级左右。
小麦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处于子粒形成和灌浆阶段,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该阶段的适宜温度为20~24℃。研究表明,超过30℃的高温会引起小麦籽粒灌浆中断,使小麦衰老加速、灌浆期缩短、产量降低,还会导致灌浆速率下降,粒重和产量降低。此外,局地的大风天气还可能导致小麦倒伏,影响粒数和粒重,如果不提前做好管理措施,可能使小麦遭受“双重打击”!
要想使小麦顺利“过关”,这些管理措施不可少:
1、提前浇水减轻高温威胁
小麦扬花至成熟期的耗水量占整个生育期耗水总量的四分之一,如果这一阶段田间干旱,不仅会影响粒重、抽穗、开花,还会影响穗粒数,尤其是面对高温威胁时更需要提前浇水,不但能保证小麦生理用水,还可改善田间小气候,延缓根系早衰,增强叶片光合作用,抵御干热风的危害,提高籽粒饱满度,增加粒重。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大水漫灌或浇水量过大,土壤中水分长时间饱和,空气缺乏,根系呼吸就会受到抑制,水分养分的吸收会出现暂时障碍,造成短暂水分、养分供应减慢。如果高温暴晒天气下浇水,在植株强力蒸腾作用下,叶片等器官迅速脱水,形成干枯,造成绿穗黄叶的现象。 因此这一时期浇水时一定要注意: 一是尽量采用喷灌等节水灌溉措施,减少单次灌水量,缩短吸收障碍期。大水漫灌在水到地头后,尽早排除积水,缩短淹水时间;二是要避开高温时段,在早晚温度较低时进行进行,还要避开大风天气,以防止倒伏;三是一旦出现脱水、干枯症状要及时喷施叶面肥,结合一喷三防通过叶面补充水分和养分,减缓叶片等失水速度,直到根系呼吸恢复正常。
2、追肥或喷施叶面肥,增强小麦抗逆性 对于地力水平较高、前期追肥充足的麦田可只浇水不追肥;对于有脱肥现象的麦田,可结合浇水追施尿素。及时喷施叶面肥:一般亩用尿素100~1000克,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加水50公斤。
3、预防干热风危害
本次高温过程黄淮中西部高气温达32~34℃,局地可达35~37℃,空气相对湿度小,加之部分地区土壤墒情偏差,容易形成干热风,使小麦灌浆速率下降,麦粒干瘪,粒重下降,导致减产。
要预防干热风灾害,需要提前3至5天浇水,还可以在小麦灌浆初期用0.1%醋酸或1:800醋溶液叶面喷施,以缩小叶片上气孔的开张角度,抑制蒸腾作用,提高小麦植株抗干旱、抗干热风能力。
此外,喷施磷酸二氢钾或含氨基酸水溶肥可以加速小麦后期的生长发育,增强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减轻干热风危害。
4、预防小麦倒伏
栽培措施不当,如播量过大或是施肥不当,如只重视氮磷肥,轻视钾肥和微肥等原因都会降低小麦的抗倒伏能力,而今年小麦拔节孕穗期提前,部分麦田存在旺长,存在较大倒伏风险,一旦遇到阵风或大风很容易出现倒伏。
倒伏后小麦水分养分运输受阻,会严重影响小麦成熟,降低千粒重,造成减产。倒伏越早对产量影响越大,如抽穗期倒伏可减产30%-50%,灌浆期倒伏一般减产20%左右。
如果出现倒伏,不要强行人工扶直,应让其自然恢复生长,可喷施磷酸二氢钾或含氨基酸水溶肥,以增强小麦抗逆力、延长灌浆时间、稳定小麦粒重。
5、及时防治病虫害
小麦灌浆期是白粉病、条锈病、纹枯病、赤霉病和蚜虫、吸浆虫等多种病虫害的盛发期,也是“一喷三防”的关键时期。尤其今年,江淮流域的小麦条锈病是近年来同期发生为严重的一年,赤霉病今年同样呈现加重发病趋势,发生倒伏的麦田也容易出现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大流行,因而需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由于近年来病虫害混合发生趋于常态,病虫兼治、营养调节的“套餐”凭借省工省心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经销商和种植户所接受,逐渐成为“一喷三防”的“主角”。
遍使用时期:返青起身期,防治茎基腐病、纹枯病、白粉病和锈病,蚜虫、红蜘蛛;苗齐苗壮,茎杆粗壮,叶色浓绿,叶绿素含量高,光合作用强,增加小麦分蘖,进而增加亩穗数!
第二遍使用时期:抽穗扬花前期,防治赤霉病、白粉病和锈病,蚜虫、吸浆虫;植株健壮授粉能力更强,穗粒数更多;植株活秆成熟灌浆期更长,籽粒饱满,千粒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