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达生化新闻中心
news center近日拼多多发布了《2019年农产品上行发展报告》,2019年,拼多多平台农(副)产品成交额达1364亿元,较上一年同比增长109%。
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2020年3月,国家专门印发《扩大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规模实施方案》,提到培育一批创新业态。近期,一些留乡农民工利用网络平台,发展农村电商、直播直销、体验农业等,闯出了就业的新门路。要通过发展休闲旅游、健康养生、农事体验、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安排留乡农民工就业。
“县长直播”成现象级活动
受疫情影响,目前一些地区农产品供应相对充足但消费持续低迷,存在供需不平衡现象。由于生产销售衔接链条不畅,农副产品普遍面临滞销难题,部分地区农产品运输受阻,影响了群众生活必需品供应。 疫情之下,农村电商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县长直播”也成了现象级活动,以阿里巴巴、拼多多、抖音、快手为代表的平台则掀起了一场“助农直播战疫”,纷纷加入抢夺“县长资源”的行列。
福建福州福清市人民政府市长张帆还未走进直播间,便已有35万网友在线等待,有网友留言戏称:“不见市长不下单。”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县长吴康秀站在“菠萝的海”里,一边捧着刚摘下来的新鲜菠萝,一边向全国网友展示推荐。菠萝咕咾肉、菠萝鸡片、菠萝饭、菠萝酸奶冰糕、凤梨酥,甚至还可以蘸酱油吃……直播中,吴康秀在向网友介绍“独家”吃法的同时不忘推销:“在超市可能需要五块钱一斤,现在下单五斤只要九块九。”短短两个小时卖掉15万斤菠萝。
市场为什么对县长们买账?
虽然在卖货气氛、直播效果等方面,县长市长们不如网红,但在产品质量这块,县长们显然有更强的说服力。一般网红的模式是,精挑细选,实地考察,反复验证,终找出质量合适的厂家,而他们不用这么麻烦,他们本身对当地的拳头产品以及本地商人非常熟,还能保证谁的货不好“削谁”。
所以对于很多用户来说,基层干部们站在那里,就意味着货物基本是当地叫得上号的头牌产品了。地方领导人“直播代言”农产品成为疫情阻断市场以来山间好货进城的重要通道,一来解决了非常时期城市地区的农产品供应问题,二来有效帮助农民消除农产品滞销风险,实现精准助农扶贫。 阿里数据显示,2020年3月是淘宝直播春播月,全国已有130名县市长走进了淘宝直播间,仅3月15日当天就有超百位乡村官员直播;拼多多介绍,2020年以来,已经有超过百位各地市长、县长加入了拼多多助农直播间。
直播的好效果,如何延续?
院士、官员亲身上阵做出了示范,但是短期的流量效应毕竟是暂时的。中国农村网评论员认为,要让“新农活”真正行深致远,重点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让更多的“网红”与农民结对子、攀“亲戚”,建成牢固的买卖“供需网”。“2019脱贫攻坚公益直播盛典”现场,薇娅、烈儿宝贝、祖艾妈等12位知名淘宝主播受邀销售贫困县的农产品。3个小时,共卖出1600多万元农产品。对于贫困地区来说,让难以走出深山的特产乘上“网红主播带货”这趟高速列车,需要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持续帮扶,把产品打造成品牌,才能助力地方实现持续发展。
二是突出农民主体地位。要培养农民线上营销的思维和本领,让更多农民有能力自己“带货”、持久“带货”。不少农村电商发展普遍存在专业人才缺乏、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农民新技能培训,让更多农民加入直播卖货,精准对接消费需求,减少流通环节,扩大增收空间。农民作为发展主体,需要学会用市场化、信息化手段开拓市场,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克服信息不对称,才是“新农活”的力量源泉。
三是努力强化质量意识。选苗育种、生产种植、精深加工、包装物流、售后服务……直播带货的背后离不开一整套完整产业链的支撑,而手机屏幕前所呈现的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小屏幕背后有大产业,直播带货乃至整个农业的长远发展,需要依托产业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品牌化运营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力,如此才能应对电商平台带来的巨大的流量效应和现代市场流通的要求。 要在做强产业上下功夫。鲜活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品质。如何做强产业,帮助农民掌握农技知识,用好当地的好山好水好生态,打响当地农产品品牌,这是个系统工程。
通过培训农民、引入农业品牌企业、引进人才、打造县域品牌等,指导农民科学种植,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才能提升农产品的价值。尤其是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让“互联网+现代农业”增强产业竞争力。这些都是做强产业的慢功夫,也是需要夯实的基础。 在这方面,一些县市走在前面,创造了不少经验,不少县长还得多思考、多调研,不断开拓视野、提升水平。只有生产出质量上乘的农产品,才可以与消费者形成良性循环,让“新农活”为农民增收创造更多空间。